思政课堂“搬”到兰考!云商学院商德实践团开展研学活动

www.jyzk.net.cn2025-11-05 14:55 来源:网络T|T

  为深化实践育人成效,引导学生从红色文化中汲取成长力量,11月2日,云商学院商德实践团成员在老师们的带领下,赴兰考开展主题研学活动。从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的珍贵史料到“焦桐”下的永恒丰碑,从黄河岸边的治理史诗到东坝头黄河治理展览馆的智慧结晶,师生们在实地探访与躬身实践中感悟焦裕禄精神的时代内涵。

  纪念馆里忆初心,旧物新景传薪火

  治理“三害”的调研数据字字清晰,记录着焦裕禄同志扎根基层的细致与执着;磨损的锄头与草帽,还留存着深入田间的泥土气息,见证着他与群众同甘共苦的日常;角落处一把老藤椅格外醒目,椅面磨损、藤条泛白,静静诉说着他带病伏案、谋划治沙良策的日夜。学生们驻足在治沙示意图前,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焦裕禄“走遍兰考找水源、蹲点田间谋良策”的故事,在触摸历史实物、聆听过往中,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,红色基因的种子在心中悄然萌发。

  焦桐树下思政课,古木精神植心田

  焦桐广场上,一棵泡桐树枝繁叶茂,历经数十载风雨依旧挺拔。“1963年焦书记带群众种下它,如今成了精神地标。”讲解员细数焦桐从抗风沙到荫蔽一方的历程。同学们整齐站立在焦桐树下,上了一堂生动的户外思政课。大家抬头仰望树冠,畅想当年焦裕禄带领群众治沙的场景。讲解员借焦桐成长故事,阐释“亲民爱民、艰苦奋斗、科学求实、迎难而上、无私奉献”的焦裕禄精神,引导学生将这份执着融入成长,让红色信念深植心田。

  黄河亭前悟奋斗,碧水奔腾励青春

  站在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前,亭阁迎着河风矗立,亭内青石碑上“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”的手书题字遒劲有力,承载着国家对黄河治理的殷切期望。1952年毛主席亲临此处察看险工、发出号召,始终牵挂黄河安澜;十年后,焦裕禄带着这份嘱托来到兰考,用475个日夜,以“贴膏药、扎针”的智慧治沙护河。奔腾河水拍岸作响,恰似先辈号召的回响,让“以奋斗绘就青春底色”的信念在同学们心中愈发坚定。

  治河展馆学担当,智慧传承启新程

  走进东坝头黄河治理展览馆,兰考县治理黄河历程徐徐展开。老照片里,焦裕禄“查风口、探流沙”的身影清晰可见;规划图纸上,当地从“被动抗洪”到“生态优先”的治理理念突破一目了然。焦裕禄科学治理黄河的智慧,与商业领域“循规则、重责任”的要求一脉相承。学生们深受启发,表示要将“协同发力、久久为功”的治河经验融入实践,以商德为标尺扛起青年担当。

  黄河岸边践行动,志愿服务护生态

  研学最后一站,实践团来到黄河岸边开展志愿服务。学生们手持垃圾袋、扫帚,分工协作清理落叶与垃圾,用行动守护黄河生态。阳光洒在河面上,映照着同学们忙碌的身影。同学们表示,“焦裕禄同志当年治沙护绿,如今我们守护黄河环境,是对红色精神的传承,也是对商德‘社会责任’的践行。”此次志愿服务,不仅让黄河岸边更整洁,更让大家在实践中深化了生态保护意识,将红色精神与商德理念转化为守护家园的实际行动。

  此次研学深刻践行了习总书记“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、把红色传统发扬好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”的重要指示。大家表示,将以焦裕禄精神为指引,把研学中感悟的奋斗力量转化为修业储能的实际行动,在商科学习与实践中坚守诚信底线、践行社会责任,将个人成长融入民族复兴伟业,努力成为兼具商德素养与时代担当的新时代青年。

免责声明: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,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欢迎转载,注明出处。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网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

关于网站|网站导航|客服中心 |法律声明|广告服务 | 友情链接|移动站

合作QQ:3367874305 工作时间:9:00 - 19:00

教育不只是教书,更是育人

教育周刊网jyzk.net.cn 版权所有